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牛奶”備受寵愛
“這個牛奶口味很醇厚,太香了!”
“原來這是青海牛奶,我們只知道這里的牦牛肉、黑枸杞和冬蟲夏草很出名,原來牛奶也很香!”最近幾天,莫家街小吃城里又是熱鬧一片,來來往往的游客對青海牛奶贊不絕口。
一面是被消費者津津樂道的口感,一面又似乎是遠在青藏高原的存在感?!扒嗪ED獭边^去長時間游離于主流乳制品市場之外,這幾年逐漸火爆,被消費者熱捧,頻頻登上小紅書、天貓、京東等網絡交易平臺熱搜榜,青海地方牛奶正日益成為全國“網紅”,備受寵愛。
青藏牧場乳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新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們的產品在電商平臺上的銷售量逐月增加。僅在拼多多平臺上,“青海牛奶”單月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而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交易平臺,青海純牛奶以月銷量最高排在眾多乳制品銷售網店第一的位置。
依托獨特的產區優勢,面對逐年遞增的消費熱情,“青海牛奶”需要以怎樣的姿態面對消費者?對于歷經幾十年“小打小鬧”閉門發展的青海乳制品而言,面對更大的省外市場,如何抓住這一發展機遇,乘著青?!八牡亍苯ㄔO東風,在接下來的發展道路大展身手,在全國牛奶市場中搶占更多份額?
“青海牛奶”迎來春天
過往偏居一隅的“青海牛奶”到底如何?
回答這一問題,還得從青海奶業的發展經歷說起。與東部地區的消費者普遍認知不同,青海并非牛奶產業的荒漠,相反這里是我國西部重要乳品生產地區——這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這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溫度低,適合養牛;這里離黃金奶源帶很近,有大面積的土壤草場,且未被全面開發,可以滿足高價值同時可建設的要求;這里的牦牛有600萬頭,奶的乳脂率比一般奶牛高一倍多,是我國牦牛頭數最多、質量最好的省份。
這種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為青海乳業的發展及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青海省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青海牛奶”被外地消費者認可,在于青海獨有的地理位置和牛奶的高品質。聚焦“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做大做強做優生態奶牛養殖產業是青海奶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青海老乳業人羅生明看來,青海省正在著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乳業符合青海的發展方向,青海奶業的春天來了。同時,他說,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乳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蛋白質含量更高、更原生態的牛奶才能滿足市場需要?!岸屚獾叵M者津津樂道和看重的正是青海獨有的高原、綠色、有機標識”。
除了先天優勢,青海乳企發展存在的優勢還在于:青海具有乳制品消費的傳統,對乳制品需求量比較大。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人均奶類占有量59.60公斤,人均奶類消費量16.7公斤,全省奶類市場消費發展趨勢呈現穩定趨升的態勢。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已形成了天露乳業為主、小西牛、青藏牧場等多個品牌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
盡管“青海牛奶”口碑逐漸打響,但仍有不少方面需要完善:比如奶牛良種化率不高、乳企之間相互模仿、品牌建設形不成規?!?/span>
對于乳企來說,青海獨有的地理位置是先天優勢,但如何打好這副牌,更多乳企負責人表示,要練好內功,在強品質、高端化、重創新上下功夫。
另外,盡管“青海牛奶”在全國逐漸有了名氣,但叫得響的青海乳企品牌還是屈指可數??梢哉f,青海還未培育形成全國知名的乳業品牌,與國內一線品牌相比,青海乳制品品牌效應尚低。
“青海牛奶”短板猶存
記者在采訪中,很多乳企負責人一再告訴記者:“在乳制品行業,奶源是至關重要的‘命門’?!?/span>
為什么這么說?乳企負責人深有感觸。
青海天露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喬彥達說,穩定可靠的奶源是天露乳業獲得長久發展的基石。天露乳業是西寧規模最大的乳企,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西寧市奶牛場?!疤炻度闃I能深耕本地,得到大家的信賴,其根本原因在于奶源原生態、無污染?!?/span>
青藏牧場乳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新建說,我們的奶源來自青海天然牧場,通過高新技術和全新配方,研發并推出一系列乳產品,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贊譽。
青?;グ钷r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衛華說,我們的奶源在湟中,加工也在湟中,乳品加工企業有自己的奶源,產品質量穩定,口感各方面都能夠保證。
多家乳企負責人表示,青海的牦牛乳制品在全國享有很高的美譽度,但因為牦牛多集中在玉樹地區,牦牛奶產量低,眾多乳企將目光投向了海東、海北、黃南等地。與全國相比,青海省奶源基地建設相對較弱,養殖業水平偏低,而且乳制品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普遍落后,生產規模小,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發展受限。
可喜的是,2021年全省規模養殖場全部實現機械化擠奶,規?;蔬_70%,有效提升了奶牛生產效率??梢?,即便是坐擁牧區優勢,打造優質牧場、自建可控奶源,依然是青海乳業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發力點。
縱觀全省乳企已逐漸從陣痛中走出,質量水平大幅提高,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各大大小小的超市中,消費者更愿選擇青海巴氏奶、常溫奶,消費信心顯著增強。
“青海牛奶”期待抱團
去年以來,在四川、廣州、上海、重慶、深圳等地,青海牛奶和酸奶成功“出圈”,成為外地消費者追捧的乳制品。
記者采訪中,很多乳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外地消費者對青海乳制品的需求量很大,僅天露乳業一周至少有1.5萬件乳制品要銷往外地。
羅生明表示,“青海乳業走向全國必須要打造高原、綠色、有機品牌,同時要做特色、走高端,在高品質、高服務上下功夫,一絲不茍,擦亮招牌,青海乳業后勁強大!”
記者走訪多家乳企,很多負責人坦言,“青海牛奶”還缺乏自信,研發產品缺少思路,一家乳企出個新品,其他乳企開始模仿,而且沒有打出青海公用品牌,大家不同程度期望從各自為政到抱團取暖,叫響“青海牛奶”大品牌。
記者在采訪中深刻感受到,走出青海,走向全國,是實現品牌影響力最大化的必然趨勢,青海乳企要聯合起來,打破品牌地域化的藩籬,讓青海乳制品被更多國內外消費者所了解和信賴。
對于“抱團打天下”同樣深有感觸的還有喬彥達,他表示,以新疆奶業為例,這幾年通過抱團發展打出了疆奶發展新思路,而優勢更加突出的青海乳企們更應該抱團發展,打出“青海牛奶”大品牌。
業內人士表示,要想青海乳業“抱團強大”還需政府搭臺,乳企共同發力,既增強單個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會叫響青海乳制品品牌集群。
“綠色”“有機”是青海農牧業發展的最亮眼底色,也是最大的“底氣”,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青海乳企在全國打響知名度,為建設現代化新青海增光添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公司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