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食品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正因為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許多居心不良者,利用群眾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心理,披著偽科學的外皮,肆意散播有關食品的謠言,編造危言聳聽的文章。為此,我們總結了幾例典型的食品安全謠言,為您揭示謠言真相,讓謠言止于科學。
1.食品添加劑全是“科技與狠活”?
2022年10月,“全是科技與狠活”成了最火的“?!?。這一熱點的出現,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與其相關的謠言也被大肆傳播,比如“代糖可以敞開吃”“只有零添加才是好醬油”……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法規委員會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為:改善食品外觀、風味、組織結構或儲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我國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對于食品添加劑允許使用量有詳細的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適用范圍和使用量,并不會危害到身體健康。就拿醬油為例來說,適當添加防腐劑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當然了,“零添加”這一概念也不一定代表百分百的健康。就比如現下盛行的“零糖”,大多都是商家使用的障眼法,將蔗糖換成代糖或者其他化學合成糖精,就可以在包裝上寫上“零蔗糖”“零添加”的字樣。我們可以根據各自需求,參考食品配料表選擇自己認為更健康的產品,避免商家的廣告陷阱。
2.草莓農殘含量超標?
草莓在生長過程中會打農藥,主要是在草莓培育期,其主要目的是保證草莓產量。因此從草莓培育期到成熟期的間隔時間能夠保證,草莓上市后的農藥殘留就不會超標。一般來說清水洗滌草莓兩遍就可以食用,不建議用鹽水浸泡草莓進行清洗。想要進一步清洗草莓,可在清水中加入一勺小蘇打浸泡草莓,再用手輕輕上下翻滾,最后將草莓用清水沖洗干凈。
3.堿性水可以治療胃酸及痛風?
食品不能替代藥物,因此飲用堿性水并不能治療痛風。從理論的角度來說,堿性水中所含的碳酸氫鈉對于緩解胃酸及堿化尿酸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堿性水中的碳酸氫鈉含量并不能達到藥效的作用,因此日常飲用堿性水并不能治療胃酸和痛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公司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